塞尔维亚位于巴尔干半岛的内陆国,北部为多瑙河平原,多瑙河横贯东西,南部多山脉、丘陵,塞尔维亚最高点是位于阿尔巴尼亚和科索沃边界的达拉维察山,海拔2656米。东北与罗马尼亚,东部与保加利亚,东南与马其顿,南部与阿尔巴尼亚,西南与黑山,西部与波黑,西北与克罗地亚相连。下面介绍塞尔维亚人口2020总人数、塞尔维亚国土面积、塞尔维亚首都、塞尔维亚主要城市、塞尔维亚国旗图片。

塞尔维亚国旗图片
塞尔维亚共和国,欧洲
塞尔维亚英文全称:Republic of Serbia
塞尔维亚缩写:SRB
塞尔维亚首都:贝尔格莱德
塞尔维亚官方语言:塞尔维亚语
塞尔维亚面积:77,474平方公里
塞尔维亚主要货币:第纳尔
塞尔维亚国际电话区号:381
塞尔维亚人口2020总人数:976.2万人,主要宗教是东正教。
塞尔维亚人口指标
出生率 :10.537/1000
死亡率 :12.755/1000
预期寿命(男女):75.37
男性平均寿命:72.56
女性平均寿命:78.21
生育率:1.62/1
出生性别比例:1.052男性/女性
婴儿死亡率:8.332/1000
平均生育年龄:29.211岁
自然增长率:-2.218
塞尔维亚,全称为塞尔维亚共和国,位于巴尔干半岛中北部,东北与罗马尼亚,东部与保加利亚,东南与马其顿,南部与阿尔巴尼亚,西南与黑山,西部与波黑,西北与克罗地亚相连。领土面积8.83万平方公里。
公元6-7世纪,部分斯拉夫人越过喀尔巴阡山移居巴尔干半岛。9世纪起,开始形成塞尔维亚等国家。一战后,塞尔维亚加入南斯拉夫王国。二战后,塞尔维亚成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六个共和国之一。1991年,原南开始解体。1992年,塞尔维亚与黑山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。2003年2月4日,南联盟更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(简称“塞黑”)。2006年6月3日,黑山共和国宣布独立。6月5日,塞尔维亚共和国宣布继承塞黑的国际法主体地位。
塞尔维亚国旗启用于2006年6月5日。国旗呈长方形,比例为2:3,旗面自上而下,依次由红蓝白三道平行相等的条纹组成。红蓝白三色是斯拉夫传统色,是斯拉夫人喜爱的颜色。塞尔维亚国旗上面有一个国徽。国徽红色盾面上方有一顶金色王冠,是过去塞尔维亚王国的象征。盾面内有自拜占庭帝国时期即流传下来的南欧斯拉夫民族象征——双头鹰。鹰的胸部有一个被白色十字居中分割成四个区域的红色小盾徽,每一区域里又各有一个类似西里尔字母中的C的火器,代表S的发音,象征“唯有团结拯救塞尔维亚人”的国家格言。
塞尔维亚城市主要包括:诺维萨德,贝尔格莱德,尼什。
诺维萨德尔是塞尔维亚第二大城市,仅次于贝尔格莱德。伏伊伏丁那自治省首府与经济、文化中心,也是南巴奇卡地区的行政中心。诺维萨德位于塞尔维亚北部省份伏伊伏丁那,面积为699平方公里,市区面积为129.7 平方公里,城市位于多瑙河与巴奇卡运河交汇处,诺维萨德市被巴奇卡和斯雷卡两个地区分开,多瑙河是这两个地区的自然边界,在彼得罗瓦拉丁山下350米。诺维萨德是温和的大陆性气候,四季分明,秋季要长于春季,一年的时间中有很多温暖晴朗的日子,冬季并不寒冷,平均只有22天的气温在零度以下。
尼什是塞尔维亚南部的最大城市和塞尔维亚的第二大城市,在南摩拉瓦河支流尼沙瓦河畔。它是欧洲和巴尔干半岛最古老的城市之一,在古代就被认为是连接东西方世界的重要通道。早在铁器时代,古代巴尔干色雷斯人就定居在这里。它是一座新型的工业城市,以电子工业为支 柱产业,公元二世纪初见于史籍。国际铁路枢纽。工业有电子、机车、纺织、食品等。设有大学。有五世纪拜占庭教堂墓窟、中世纪塔。城东南尼什卡矿泉村温泉,是疗养胜地。
贝尔格莱德是塞尔维亚首都和最大的城市,位于塞尔维亚北部萨瓦河和多瑙河汇合处,贝尔格莱德占塞尔维亚总面积的3.6%,约21%(不包括科索沃自治省)的塞尔维亚人居住在该市。贝尔格莱德是塞尔维亚的经济、文化、教育和科技中心。美丽的萨瓦河从市区穿过,将贝尔格莱德一分为二,一边是古香古色的老城区,一边是现代化建筑群集中的新城区。地势南高北低,属温带大陆性气候,冬季最低气温可至-25℃,夏季最高气温40℃,年降水量688毫米且年际变化大。人口155万,居民以塞尔维亚人居多,余为克罗地亚人和黑山人。